行业丨达到中国制造2025目标 锂电得多努力你知道吗?
被誉为“工业4.0”中国版的《中国制造2025》已经成为媒体和业界的“宠儿”,要是不知道一点出门还还真不好跟人打招呼。与此同时还推出了《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发展路线图》,不少新材料都做了相应的规划。其中,对于锂电池做了如下展望:到2025年能量型锂电池能量密度大于300Wh/kg,功率型锂电池比功率4000W/kg,动力电池<1.5元/Wh ,储能电池<1.0元/Wh。而对于新能源汽车,要求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400Wh/kg,成本降至0.8元/Wh,系统成本1元/Wh。或许很多人也搞不清这些数据到底意味着什么,难不难达到。成本这个事难说,身为技术人才,我们说道说道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。
锂离子电池主要有四大块:正极材料、负极材料、隔膜和电解质,各自作用不同。不过,在影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上,四个小伙伴的能耐可不是一碗水端平的。
通常,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是正极材料,所以我们通常也将正极材料作为电池的分类。那么,常用于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,与《中国制造2025》的目标有什么差距呢?
其实,差距还是很大的。
我们从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上也能看出端倪来。如果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400Wh/kg,一辆电动车如果装载500Kg电池,也就是200Kwh(如果组成电池包的话,能量密度会下降一些)。特斯拉续航能力500公里的版本是85Kwh。这样的话,达到标准的电动汽车跑个上千公里没问题。两相比较,市面上普遍100-200公里的电动汽车,差距不是一星半点。
既然目标提出来了,前面又提到正极材料才是提升能量密度的中流砥柱。那哪种材料才有可能拯救电动汽车的“里程焦虑”呢?经粗略计算,大概如下
乍看之下,以上几种材料在实际能量密度方面都远超《中国制造2025》中的400Wh/kg,但我们不能混淆一个概念,这个数值的定义前提是电池单体。而表中的数值为正极材料,即假设电池全部由正极材料组成,它的能量密度才能达到表中要求。
我们以最常用的18650电池为例,松下和LG标称容量在2000-2500mAh的同类型电池质量一般在46g左右,其中活性物质质量约15g左右,也就是说上面的所有数据要乘以三分之一。这么一来,有可能达到400Wh/Kg要求的也只有三元材料了。
不过,市面上能量密度最高的锂离子电池,已经是三元材料了,而用于电动汽车的,往往在130-160Wh/kg左右。差距还是很大!
现在,要想提高单体电池的能量密度主要有三个办法:
(1)减少除活性物质之外的组分的质量和体积;
(2)寻找理论容量更高的活性物质,并使其实际容量尽可能达到理论值;
(3)在有限的体积内塞入尽可能多的正极材料。
第一条不属于咱们材料人的范畴,假设它不可达到,我们来讨论在使用三元材料的的前提下,能否通过第二三条的改进而尽可能的达到《中国制造2025》的要求。
常见的三元材料镍钴锰三元(NCM)和镍钴铝三元(NCA)的化学式为:Li(Ni1-x-yCoxMny)O2或Li(Ni1-x-yCoxAly)O2。NCA源自镍酸锂(LiNiO2),这种材料容量较高但是稳定性很差,通过掺杂Al和Co后增加了其稳定性,但安全性能还是很差,特斯拉汽车就是使用这种电池。其中NCA的高温产气问题一直是它的一个限制因素,还有就是Al3+ 不变价,使其没有电化学活性。
NCM属于主流的三元材料,它可以看成是几种正极材料组成的固溶体(见下图),其中x:y:z的值可以根据需求调整,目前较成熟的成分有811、622、433、442、333、532等。
然后,我们来详细讨论下不同成分的NCM三元材料的理论容量是怎样的。注意,下面我要装学霸啦!
咱们拿这个图来讨论,x,y,z的搭配可以很多,如上图的811、622、433等。Co含量即x大时,能有效稳定结构、提高电导率并改善循环性能,但x太大会导致实际容量降低。Mn含量即z增大时,可以降低成本,改善安全性,但z太大时,电导率会降低同时降低实际容量(先不考虑y的影响)。聪明如你,会发现x都不小于z,这是怎么回事呢?当x小于z时,它就是另一种比较特殊的材料,三元富锂。富锂是什么意思,就是锂元素比较多,z越大,锂含量就越大,直接结果就是理论容量升高,那么实际容量如何呢?我们以Ni/Co/Mn比例为2:2:6为例,此时这种物质被看作四种物质的固溶体,除了上图中的三种还有一种Li2MnO3,用固溶体的形式写成化学式就是0.2LiNiO2+0.2LiCoO2+0.2LiMnO2+0.4Li2MnO3,写成统一的化学式就是Li1.4Ni0.2Co0.2Mn0.6O2.4,计算可得,此时理论容量为358.8mAh/g。这么说把Mn的含量一直增加就可以咯!首先,当z为1是,Li含量最高,为2。但是此时这种材料就变成了完全的Li2MnO3,它是不能作为电极材料的。目前能达到的最高值是多少呢?Li系数为1.8,此时的理论容量为433.1mAh/g,当工作电压以4.6V计算时,理论能量密度为1992Wh/Kg。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是巨大的,Mn含量越多,Li2MnO3就越多,这种材料的作用就是补充另外三种材料在循环中损失的锂,另外在循环过程中Li2MnO3中的Mn离子会溶解,多次循环后,电极材料结构会发生坍塌,实际容量会降低。还有就是Mn含量越高,倍率性能越差,这直接限制了这种材料在动力电池上的应用。目前文献上能达到的实际容量约为300mAh/g,能量密度1380Wh/Kg,做成单体电池大概是460Wh/Kg。不过,这个数据其实也不容易达到。一般来说,实验室能达到的容量在260mAh/g附近,这还得是在充放电非常慢的情况下,一旦快速充放电,性能就会急剧衰减,这样的性能根本不能满足产业化的要求。
随着2001年共沉淀法的兴起,三元材料开始崭露头角,不仅通过取代钴元素降低了成本,其还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高电压优势。我们从特斯拉的车型中就能看出三元材料的成本优势,Tesla首款车型Roadster推出时使用的是18650钴酸锂电池,但其第二款量产车型ModelS使用的是8000多节松下定制的三元材料电池,,比Roadster高出一千多节,但是成本却下降了30%,这正是得益于三元电池较好的成本控制。但是快过去15年了,为什么三元还是没能取代钴酸锂呢?一部分原因是:产业化的坎坷!
其中一点,三元材料对形貌要求比较高,在压实过程中会出现颗粒破碎的情况,导致活性材料与粘结剂导电剂等接触不紧密,进而引起极化,损害电化学性能。如果为了保持颗粒形貌减小压实的压力,就会造成压实密度低,会出现什么情况呢?就难以完成第三条的解决方案,即在有限的空间内无法塞入更多的活性材料,体积能量密度上不去啊。另外,安全性能一直是限制其大规模应用的一个难题。
目前这种唯一可能满足《中国制造2025》要求的材料,研发过程非常坎坷,产业化过程又充满艰辛。在实验室得到性能优良的三元材料需要多久,将其产业化又需要多久,我们还有十年。(来源:材料人)